喚醒指人的「激活」狀態,它是從「昏睡」以至「極度興奮」的一個連續體。
喚醒水平過低或過高都會影響運動表現。
最佳喚醒水平未必是出現在喚醒水平連續體的中央;可能是偏向低喚醒水平的一側、在中央,或是偏向高喚醒水平一方。
不同運動員的最佳喚醒水平可以各有不同。
同一個運動員在不同的活動中,最佳喚醒水平亦可能不同。
焦慮指人處於高喚醒水平時的不安和緊張狀態。
加快及加深呼吸,以「激活」心理狀態。
透過熱身活動或賽前練習,將整個人帶入活力充沛的狀況。
運用激勵性說話,例如「加油」,和正面的提示,例如「我一定得」。
聽節奏強勁的音樂。
進行激勵性的表象訓練。
講起比賽,有些運動員會顯得雀躍萬分;反過來說,有些 運動員卻顯得沒精打采。最有趣的就是在同一個賽事或場合當中,不同的運動員可能都會分別有以上兩種頗為極端的表現,只是在程度上有所不同而已;又或者是 同一個運動員,在不同的賽事或場合當中,都可能會表現出不同程度的「喚醒水平」(arousal level)。一般人相信,運動員的「喚醒水平」越高,其表現也會越好。
根據 Gould 與 Krane(1992),「喚醒水平」泛指一個有機體(人)的生理及心理活動,程度上可由熟睡一直伸延至強烈的興奮。Martens(1974)就曾以汽 車的引擎來比喻人的「喚醒水平」,汽車的引擎可以高速地轉動或只是慢慢地空轉,如果引擎的強度可以用每分鐘的轉速來衡量,人體的強度便可以用「喚醒水平」 來量度。不過,Landers 與 Boutcher(1993)就不大同意,他們指出人體和汽車的引擎是截然不同的,因為汽車的引擎在過熱時可以被關掉,但人只要還存著一口氣,則「喚醒水 平」仍舊是處於一個持續進行的狀態。
當人處於「過高」的「喚醒水平」時,就會經歷從自主神經系統(autonomous nervous system,ANS)而來的,種種使人厭惡的性緒(emotional)反應(例如,緊張、擔擾、恐懼、不安等),這些反應對運動表現通常都會造成負面的影響。由於不同的運動項目,對「喚醒水平」的要求都有所不同,每個人在不同「喚醒水平」下的表現亦有所分別;因此,「喚醒水平」的管理對運動表現是非常重要。
根據「驅動理論」(Drive Theory),「喚醒水平」與表現成「直線」關係,亦即是說,「喚醒水平」越高,表現越好(Hull,1943;Spence 與 Spence,1966)。Oxendine(1984)亦發現這種直線關係在力量、速度及耐力性項目尤為明顯。因此,在「驅動理論」的影響下,教練員普遍會在賽前用一些鼓勵的說話以激勵(psych-up)[1] 運動員。可是「喚醒水平」與「焦慮」往往亦有連帶關係,一般來說,焦慮的程度越低,對運動員的表現越加有利,過分的激勵引至運動員到達一個過高的「喚醒水平」,引來種種負面的情緒反應,反而是不智的做法。正如 Landers 與 Boutcher(1993)指出,在實際情況之下,就算是舉重、短跑或中長跑運動員,他們似乎亦只有在某一程度的「喚醒水平」之下,才能發揮出應有的表現。
備註:
[1]
由低喚醒水平進入高喚醒水平稱作
psych-up,由高喚醒水平進入低喚醒水平稱作
psych-out。
正如本文較早前談論到,根據「倒 U」理論(Inverted-U Principle;Yerkes 與 Dodson,1908),在某一程度之下,運動員的「喚醒水平」越高,其表現越好。但超過了這個程度之後,運動員的「喚醒水平」越高,其表現就會越差。
Lowe(1971)就曾驗証「喚醒水平」與棒球表現的關係。整體而言,其研究結果亦支持「倒 U」理論。不過,其研究還有以下兩點重大的發現:
個別球員的「最理想喚醒水平」有所不同,及
任務的難度亦會影響到個別球員的「最理想喚醒水平」。
Martens(1987)主張採用「心理能量」(Psychic Energy)一詞以代替「喚醒」(Arousal)。
「心理能量」是指心理功能方面:精力充沛、充滿活力 ……。
「心理能量」有正面(快樂、興奮、富挑戰性)及負面(憤怒、憂愁、厭倦、驚嚇)之分。
正面的「心理能量」能提高運動員的表現;
負面的「心理能量」會降低運動員的表現。
不同項目的理想能量區如下:
「簡單」與「複雜」動作的比較
「簡單」動作 |
「複雜」動作 |
|
|
「細肌肉」與「大肌肉」動作的比較
正面的心理能量對兩者皆有利。
大肌肉活動容許出錯的程度較小肌肉活動的為大。
大肌肉活動的理想能力區較小肌肉活動的為寬。
大肌肉活動在較高的負面心理能量下往往仍可保持一定的水準;
小肌肉活動在這方面的抵禦力較差。
最近更新日期:2018-04-0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