骨骼肌(在此之後只稱作肌肉)是由數以千計,具有收縮能力的肌細胞(muscle cells)所組成,由於其形狀成幼長的纖維狀,所以亦稱作肌纖維(muscle fibers),並且由結締組織所覆蓋和接合在一起。每一條肌纖維(亦即每一個肌細胞)均由一層稱為肌內膜(endomysium)的結締組織所覆蓋,多條肌纖維組合一起便構成了一個肌束(muscle bundle 或 fascicle),並由一層稱為肌束膜(perimysium)的結締組織所覆蓋和維繫。每條肌肉可以由不同數量的肌束所組成,再由一層稱為肌外膜(epimysium)的結締組織所覆蓋和維繫。這個在肌肉內由結締組織所形成的網絡最後聯合起來,並連接到肌肉兩端由致密結締組織(dense connective tissue)構成的肌腱(muscle tendon),再由肌腱把肌肉間接地連接到骨骼上。肌腱本身沒有收縮的能力,但卻有很大的抗張能力。
動脈和靜脈沿著結締組織進入肌肉之後,便在肌內膜之中和周圍不斷分支成更細小的血管和微血管,形成了一個非常龐大的網絡,以確保每條肌纖維都能夠得到充足的養分,與及把有害的廢物如二氧化碳等排出肌細胞之外。根據 Inger(1978)及 Saltin 等(1977),習慣坐著不動的人平均每條肌纖維只有 3至 4條微血管環繞著,但經常參與體育鍛煉的人卻可以有 5至 7條之多。
進行劇烈運動時,肌肉所需的血液可以是安靜時的 100倍或以上,環繞著每條肌纖維的微血管數目當然會影響到血液的供應。除此之外,人體還會作出一些其他改變,以滿足劇烈運動時肌肉對血液供應的需求。這些改變包括:
活耀肌肉交替地收縮及放鬆,週期性地對血管進行擠壓,加速血液回流心臟,也就加快了血液重新供應到肌肉的速度;
收窄供應血液到身體非活躍部位(如內臟、腎、皮膚)的血管,另一方面卻擴張供應血液到運動肌肉的血管,以調節血液的流量。
與血管一起進入肌肉的還有神經元(即神經細胞),當中包括了運動神經元(motor neurone,亦作輸出神經元,efferent neurone)和感覺神經元(sensory neurone,亦作輸入神經元,afferent neurone)。這些神經元在結締組織內不斷分支,接觸到每條肌纖維之上。運動神經元收到來自中樞神經系統(central nervous system)的刺激後便會引起肌肉收縮。
最近更新日期:2018-09-0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