進入資訊處理系統的感覺信息來源可被分為外感受性(exteroceptive)和肢體感受性(proprioceptive)兩大類。
外感受性來源主要為視覺與聽覺。視覺的工作範圍包括定義環境的結構和外貌、提供物件(如來球)在環境中移動的資訊和察覺本體在環境中的舉動等。除視覺信息外,就以航海為例,聽覺亦可憑水流衝擊船身的聲響來協助判斷航行的速度。
肢體感受性來源是指來自本身的內在感覺,這等感覺提供了肌肉中的力量和方向感等信息,也經常被稱為運動感覺(kinesthesis)。運動感覺的信息主要來自內耳的前庭器官、關節囊內的感受器、肌肉內的肌紡錘(muscle spindles)、肌鍵內的高爾基感受器(Gogi tendon organs)和皮膚的感受器等;這種種的信息再由中樞神經系統總其成為運動感覺。
在運動技能的教學過程中,少不免都會用上了被動式的誘導動作(passive guidance procedures),如捉著運動員的手腳去學習擊球,以協助運動員完成較複雜或帶有危險性的動作,但過度的誘導往往會歪曲了運動員的運動感覺,所以當運動員開始掌握到該項運動技能後,便要減少或停止使用。為了減少反應選擇的數量,應該只向運動員提供最有關的感覺信息來源;而且亦可以要求運動員描述運動時的感覺,以增強記憶。
References
Schmidt, R. A. (1991). Motor Learning & Performance: From Principles to Practice. Champaign, IL: Human Kinetics.
Back to Motor Learning and
Performance
最近更新日期(Last
Updated):2009-06-2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