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upporting Phase

支撐階段由腳著地一刻開始,直至運動員的重心向前移過著地點後結束。腳的著地方法是跑的技術環節中最具爭議的地方,有些人主張應該以腳跟先著地,然後滾動至腳前掌,再以腳趾蹬離地面。不過,這種著地方法會降低了向前的動量(momentum),因為在腳跟著地的一剎那,腳部仍在向前的動作會繼續向前(牛頓第一定律),並形成一鼓向前的作用力(action)施加於地面,而地面亦會同時回應一鼓力度相同,方向相反(向後)的反作用力(reaction,牛頓第三定律),減慢了運動員向前的動作。同樣道理,刻意把小腿踢前以增大步長時,腳部於著地的一剎那也正在向前移動,所受到的反作用力一樣會減慢了向前的速度。

因此,正確的著地方法應該是以腳前掌(外側)先著地,然後過渡至全腳觸地,並藉此緩衝部分腳著地時因地心吸力所產生的撞擊力[1];而且腳著地後亦應該繼續向後移動,利用從地面而來的反作用力使身體可以更快地向前推進。至於腳著地的位置,亦應該盡量接近運動員身體重心在地上的投影點。

當跑的距離增長,速度會相應變慢,腳著地的部位也會向腳跟方向後移。其實大部分短跑運動員(包括頂級運動員),著地後腳跟都會觸及地面(Nett,1964)。Payne(1983)的研究亦發現,在 18 個國際級 200 米跑運動員中,只有一個是全程腳跟沒有觸地。而另一組共有 41 個從事 400 米至 1500 米的國際級運動員中,亦只有 6 個是採用同樣的技術(腳跟不觸地)。由此可見,無論是短跑還是中長跑運動員,都不應刻意禁止腳跟著地。

為了減低因地心吸力而來的撞擊力,腳著地後,髖、膝、踝關節都會適當彎屈,以吸收腳撞擊地面時的震盪。

1  跑步實際是一連串身體撞擊地面的活動(一般為每分鐘 180 次),以一個在 3:30 內完成馬拉松的運動員來說,腳部總共撞擊地面超過 37,000 次。如果跑步是在堅硬的地面進行,每次的撞擊力可以是身體重量的 5 倍(Anderson,n.d.)。


References

  1. Anderson, O. (n.d.). Running surfaces: Why Haile boycotted the Atlanta oval - and can tuned tracks improve your own performances? Peak Performance (Online). Retrieved 2006-1-24 from http://www.pponline. co.uk/encyc/0818.htm.

  2. Nett, T. (1964). Foot plant in running. Track Technique, 15, 462-463.

  3. Payne, A. H. (1983). Foot to ground contact forces of elite runners. In H. Matsui and K. Kobayashi (Eds.), Biomechanics VII-B, pp. 746-753. Champaign, Il: Human Kinetics.


Back to Biomechanical Aspects of Running

最近更新日期(Last Updated):2007-02-03